为您提供:河南南阳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鲜花花圈订购

康营村同城花圈店网站,网上订鲜花花圈、康营村祭奠花篮哀思花圈,保证花材新鲜和鲜花质量,康营村花圈配送。专业提供河南南阳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葬礼鲜花圈制作,康营村白事鲜花制作,与葬礼花束配送,全部新鲜葬礼花圈当天制作,康营村葬礼花圈,河南南阳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葬礼花篮当天送到,代写葬礼花圈悼词,代写葬礼鲜花挽联,按您的要求把河南南阳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葬礼花圈送到指定地址,也可以将康营村葬礼花圈代送到殡仪馆! 康营村鲜花花圈订购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康营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
配送范围: 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康营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康营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康营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
您现在的位置: 河南 > 南阳 > 新野县 > 上庄乡 > 康营村
配送范围:

热卖花圈
白事花篮
祭奠提篮
白事花束
河南南阳新野县上庄乡康营村介绍:
康营行政村位于乡境东北部,白河西岸。东依白河与樊集乡后河村隔河相望,西连邓庄行政村,南与田庄村接壤,北邻樊湾村,东北与歪子镇的三河行政村隔潦河相望。全境东西2.25公里,南北1.45公里,总面积1.9平方公里。
  建置沿革
  康营村委会驻康营。1958年属王集公社田庄大队。1961年从田庄大队撤出建康营大队,属歪子公社。1962年属上庄公社为康营大队。1963年属歪子公社为康营大队。1975年属上庄公社为康营大队。1984年属上庄乡为康营村委会。有4个自然村。康营位于白河西岸。据传,明初康姓由-县迁此定居,以姓定村名。程营 据传,明初程姓由山西洪沿县迁此定居,以姓定村名。大渠上 据传,明中期,张姓自-县迁此定居,因村东有一条大渠,故名。新集 明中期,陈姓始祖从-县迁此定居,后辟街兴集,故名。

  人口民族
  2003年,康营村委辖程营、大渠上、康营、新集4个自然村,10个村民小组,618户,总人口2386人。其中,男1206人,女1180人;汉族2384人,蒙族2人(女,属婚嫁所娶)。总人口中,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7%,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.8%,高中以上的占3.2%。有40个姓氏,其中以张、程、杨、康、李、陈姓为多,均为汉族。
  自然状况
  康营村地处白河与潦河的交汇处,境内地势平坦,东隔白河与后河相望,东南隔白河与樊集相望,素有“小三峡”之称。境内有大渠沟、鼎沟、布袋沟3条沟渠。村土层深厚,土质肥沃,黄壤土占66%,粘土占31%,沙土占3%。植物资源有竹子、蒲公英、蒺藜、枸杞、半夏、车前草等,动物资源有黄牛、生猪、小山羊、蝎子、土元、黄鼠狼等。白沙贮量丰富,铁砂含量达3%。
  农业经济作物种植
  建国初期到70年代,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,管理粗放,地不能尽其力,物不能尽其用,人不能尽其才,经济发展受到限制。其间,红薯是农民一年的主粮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粮食作物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种植为主,村委会对全村耕地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、规划,并先后打机井56眼,使有效灌溉面积达2800亩。1993年,全村粮食种植面积3041亩,总产86.6万公斤,亩产285公斤;棉花种植面积786亩,总产67596公斤,亩产皮棉86公斤;花生种植面积198亩,总产4.55万公斤,亩产230公斤。2003年,全村粮食种植面积2860亩,总产89.23万公斤,亩产312公斤;棉花816亩,总产11.99万公斤,亩产籽棉147公斤;花生680亩,总产18.02万公斤,亩产265公斤;蔬菜种植面积101亩,以立柱大棚为主,种植西瓜、辣椒、大白菜等。1992年起,村先后在经一路、经二路和纬一路栽植沙兰杨和水杉,在沟、路、渠、滩地和四旁种植用材林万余株,经济林120亩。畜牧养殖 解放前至1957年,畜牧业为户养户有。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,为队养队有,畜禽疫病不断发生。1982年后,畜牧养殖逐步 向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,畜禽疫病得到控制。1993年,全村黄牛存栏量123头,生猪存栏520头,山绵羊存栏578只,鸡鸭存栏12100只。2003年,全村有养牛专业户8户,饲养牛40头;养鸡场4个;生猪730头;小山羊800余只。1999年,村民程元川、程子国、张富春、孙新娟开始集约化养殖肉鸡和蛋鸡,经济效益可观。养牛专业户有程相铭、孙士明等8户。
  工商企业
  解放前,村民户办家庭作坊有7家,主要有油坊、酒坊、粉坊、染坊、豆腐坊、纺棉织布。1978年前,村集体只有一座土榨油坊。1983年至1992年村建立了面粉厂和地毯厂。1978年前,村设有一个代销点,营业员2名。村有餐饮店2个,理发店1个,自行车修理、机修各1个。
  基础设施建设
  村镇建设 明、清年间,新集建立小集镇,幅射周围田庄、邓庄、樊湾、后河等10多个村庄,集贸市场十分活跃。解放后,由于樊集、上庄集镇的兴盛,新集的小集镇逐渐衰退。1972年和1983年,河水暴涨,程营和新集两个村出现地裂,属河道险村。1984年县政府下文批准搬迁。康营、大渠上两个自然村同时也进行了规划建设。至2003年,村间道路全部硬化,路旁种植水杉和其他风景树1800多株。村中安装音箱喇叭4支,农户安装中音喇叭250支,小喇叭33支,广播入户率达92%。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后,村中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村中游园。
  农田水利建设
  解放前,因白河、潦河水患不断,村民饱尝其苦。建国后,党和政府重视水利建设,几经修筑河堤,使水患减少,并造福于民。村先后于1958年、1968年、1983年、1991年四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。1985年,埋设电缆线3200m,架设低压线路2800m。1990年起,先后埋地下塑料管道3500多米,开挖排水沟4条,修建农综开发道路5条,修建桥涵4处,新打机井56眼,平整土地1200亩,形成了田成方、树成行的农田林网新格局。
  社会事业教育
  建国前,村有私塾1所,设在新集,由程海潮、康永久执教。建国后,在原私塾的基础上改建成初级小学,共有4个班级。1965年村扩建6年制小学,并设有初中班,校址搬迁到康营。1989年,村投资18万元,兴建标准化教学楼30间,办公住房14间,语音室2间,图书室2间,微机室2间。校园全部进行了硬化和绿化,达到了“六配套”标准。2000年村小学荣获南阳市“百佳校园”称号。2003年改为乡第三中心小学。是年,在校学生316名,教师17人,适龄儿童入学率99.7%,巩固率100%,毕业率99.8%。
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登录 | 注册

QQ/微信:972445352

全国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

Copyright © 花圈网.com 版权所有

在线客服